close

2013.02.08

媽媽好奇看了這本翻譯書:

會念書小孩的家都在做些什麼?

(原文:勉強ができる子どもの家庭は何をしているか?)

 

這本書主要說的是,在家如何營造學習環境,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媽媽自己覺得,會念書的基因」似乎學習環境」的影響更關鍵

不過「會念書的基因孩子與生俱來的,父母只能著力在學習環境

媽媽比較希望讓孩子在家多接觸學習不同於在學校學的東西囉!

 


 

摘錄印象比較深的:

 

1. 父母奠定孩子人生的基礎

育兒的最終目標是什麼?沒有了父母,孩子還能過幸福的人生

有了「學習能力」(有效學習的能力),人生的選項就會增加

有了「人的潛力」(努力和拼勁 & 與他人共處的能力),就能在社會上生存

「經驗教育」能同時培養「學習能力」與「人的潛力」

 

2. 由「經驗教育」培養學習能力

國語:從小大量接觸母語(閱讀、閱讀報紙、親子共讀、字彙遊戲)

數學:益智遊戲、摺紙、魔術...

理科:參觀科學館、實驗套組、體驗自然、飼養寵物

社會:了解實際社會(家族旅行參觀名勝古蹟、了解各地特色、

媒體活用歷史劇或偉人傳、新聞增加現代用語)

內心「縝密規劃」,表面「若無其事」實行,讓孩子「自由體驗」

 

3. 營造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家庭環境」

把家裡布置成「學習主題樂園」,讓家裡充滿「教育性的事物」

「餐桌」、「客廳」成為全家學習空間,在吵雜環境中也能集中注意力

 

不吝惜花錢買書,在家中各處任意擺放書籍

讓孩子閱讀能夠提升詞彙能力的漫畫

 

訂定如何使用電視的「家規」,孩子看電視時思考「為了什麼而看?」

選擇能讓頭腦變好的電視節目,錄下來事後再看

 

以「延長規則」自我管控電玩時間

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路,電腦是家人共有物

 

藉由收音機或有聲書,鍛鍊聽力,用耳學習

在廁所張貼默記用文件

 

將「一天三分鐘」做為家庭學習時間的基準,每天持續下去

 

讓孩子接觸「好事」,遠離「壞事」,

「希望或不希望孩子去做的事」,家長以「行動」和「態度」身教

 

「傾聽孩子說話」,「孩子提問」是親子對話的良機

藉由家人間的對話,鍛鍊孩子的思考能力,讓孩子順便吸收額外資訊

 

4. 激發孩子的「拚勁」

家長無法百分之百掌控孩子的人生,

成為孩子遠遠的「管制塔台」發出指示,提供材料,幫助孩子做判斷

 

讓孩子盡情投入感興趣的事物

低年級「自由」優先於「管教」,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不用「直球」方式明說,採取迂迴戰術

幫孩子修正軌道時,要從遠處慢慢地微調

 

培養孩子的心理韌性

人生要以正面積極的態度,不斷往前走下去(move on)

卯起來稱讚認同孩子,讓孩子持續成長進步

 

規律生活的關鍵,好好整頓孩子的「睡眠」、「飲食」習慣

 

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

家長的態度和身教,以行動表態,而非以言語表現

 

5.「小時了了」還是「大器晚成」

辨別孩子的「加油時機」,因應「身心俱疲症候群」,持續保持學習能量

冷靜分析自己孩子的實力和個性,尊重孩子意願,「保留餘力」選擇學校

自家學習的家長角色:擬定計畫表,掌握命題方向,確認孩子進度,家長也要念書

 

6. 從小學開始的「英語教育」

小學時讓孩子以玩「遊戲」的感覺接觸英語,慢慢了解「發音」或「文法」

 

7. 教導孩子「社會運作機制」

避免孩子因「學校」與「社會」的落差所苦

和孩子談自己的工作,告訴孩子如何維持一家生計,帶孩子到職場走走

孩子想要的東西,不要立刻買給他(她),讓孩子學習忍耐等待

在家明確討論金錢問題

教孩子使用零用錢的方法(娛樂、儲蓄、對自己有用的事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