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媽媽閱讀 (10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2.06.06

媽媽剛剛看了[每個孩子都能...]系列,三本德國人寫的翻譯書,

媽媽還沒完全習慣晨型人的生活,早起頭腦還沒完全清醒, 

一大早只能看這種比較不需要大腦思考反芻的書 :P

 

第一本是,每個孩子都能好好睡覺

(原文:Jedes Kind kann schlafen lernen. Vom Baby bis zum Schulkind: Wie Sie Schlafprobleme Ihres Kindes vermeiden und lösen können)


這本書主要說的是,如何執行睡眠學習計畫,

讓孩子經由學習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好好睡覺。

幫助寶寶建立固定和規律的睡眠作息,以及幫助孩子獨自入睡和睡過夜。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6.05

媽媽還是比較喜歡番紅花的第一本書:

看得遠的,就是好母親:建立你自己的教養格調

 

書封、前言、自序寫著:

「有遠見的父母,教出有眼界的孩子

看得遠的教養,不但能讓孩子擁有豐富的情感與品味,

還能培養出面對社會的圓融與智慧,

這才是給他們一生最寶貴的禮物!


「教養的一些靈感和堅持,

真的能為孩子們的生活開創更快樂、更積極、更豐富的可能性。

只要再多用一點心,我就是更稱職的母親,

並且,自己也跟著成為一個越來越好的人。


「這是一個最好教養的時代。

我們幾乎都比我們的父母受過較完整的教育,

我們都願意挹注我們最多的愛與時間給孩子,

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取得國內外專業的教養資訊,

整體醫學的進步,使我們可以比較從容地面對孩子們的疾病治療。

國家社會的文化預算,也提供了很多公資源,

以免費或價廉的方式,讓父母去擴展孩子們的藝術生活。


這也是一個最壞教養的時代。

整個媒體和社會,充斥流動著滿滿的物質欲望和精神污染,

孩子和大人們都要忙著抵抗以使自己不沉淪。

日益變形扭曲的升學主義,使得父母和孩子們不得不陷於苦讀考試的夢魘。

物價的飛漲和難以上升的薪水,讓雙薪父母的經濟壓力更沉重。

氾濫的教養資訊、對孩子競爭力的憂慮,

創造出令人唏噓的直升機父母和怪獸家長。


在這個既好且壞的教養時代,當我愛著孩子的時候,

只有看得遠,會給我最清楚、最溫暖、最明亮的方向。


摘錄媽媽覺得比較有共鳴的片段:


做母親,你不需要愧疚

「我們真的不必懷抱著不能專心在家養育的愧疚感去工作,

一個樂在工作的母親,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典範和機會教育。


孩子與冰冷的科技

「我想,節儉是種珍貴的美德,適當地享受高檔、高品質食物,也不必有罪惡感。

只要不浪費、肯珍惜,買便宜的或吃貴的,都只是過小日子的諸多選巷而已,

重點不在價錢是高是低,而在惜物、惜福、謙遜的態度。


小書蟲是這樣來的

「小書蟲就是這樣來的,不是天生就愛,是因為我們肯花時間去陪伴,

是因為我們沒有功利的目的性,是因為我們大人把閱讀視為生活享受得當然與必然。


如果我生了個男孩

「若真的那麼以生了個傳宗接代的兒子為榮,

那麼依定要讓你在他長大以後還能以他為榮!

讓他學著體貼、付出、分享、勞動、疼愛家人、身體強壯吧!

別把男孩疼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男人。


我追尋那,簡樸的幼稚園

「雖然經濟能力上....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但我實在很不喜歡花太多錢在養育小孩這件事上面,

總感覺人類自盤古開天以來,從來沒有一個世代巷我們這一代這麼瘋狂,

竟然需要花這麼多錢讓小孩去上各種才藝,

買衣服、書本、玩具、文具、遊戲器材才能好好長大。


幼兒養育的本質是什麼? 

不就是吃飽睡好、去盡情跑跳、慢慢讀點書,在父母的臂彎裡說說笑笑就好?

我不想要在這無止盡擴張的軍備窠臼裡打轉......


吃好、睡飽,快快樂樂功課好

「我們既希望孩子們快樂長大,

又不能免俗地希望他們擁有卓越的競爭力,以後才有本是好好地養自己。


人母之吼:不准再看書了!

「人生或許不讀那麼多書沒關係,

但不會自理生活、不懂持家治家,那可是最大的恐懼。


孩子可知道食物的美好?

「餐桌可以引爆孩子一輩子的養分和回憶,美好的飲食可以賜予孩子滿足的感受,

這不只是能不能長高、長肉而已,這還是一種美,一種真實的存在感。


音樂,不是才藝,是人生

「」有些教養的事,其實和錢是沒有關係的,不是花錢就一定可以見到效果,

那可是用心去堆疊出來的,過程才會感動、收穫才會珍貴。


孩子,魔鬼就藏在細節裡!

「在與孩子共處的時光裡,不論我的身分是當年的職業婦女,或是現在的全職母親,

我都非常專注於帶領孩子建立生活的能力,

好讓她們長大以後,能夠與未來的職場生活順利地做接軌。

孩子們總有一天是要脫離家的羽翼,踏入社會謀職養活自己的,

甚至可能遠去他鄉追求自己的理想,

所以除了給姐妹倆滿滿的愛,我也很注重她們做事的能力。

關於這個做事能力的體認,我認為,年紀越小,越好教。


孩子的人際關係力,消失中

「我個人喜歡提供一個單純的、質樸的生活環境給孩子,

讓他們可以很純然地落入書本與親子之間的互動,呼吸、探索、成長。

我們的感官在單純的空間裡,會舒張得比較開。


縱使我們已經回不去那最簡約環保的古老年代,

但至少我們可以少買一點這些"其實沒有,生活根本也不會怎樣遺憾"的商品。


建立、拓展人際關係的能力,是教科書和繪本都沒有辦法提供實戰經驗的樂趣。

想要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你除了必須要拿出真心,

還必須具備禮貌,友善的說話技巧,

觀察對方神色、判斷對方感受的直覺,大方的儀態,和慷慨不小氣的分享。

這些特質或能力,都只能靠持續不斷的人際互動,慢慢地累積。

而第一步,我們必須先要讓孩子對實體的"人"感興趣才行!


當孩子不是啣著銀湯匙出生

「一個從小就有爸媽在身邊引導"如何破解行銷技倆"和"消費概念"的孩子,

長大以後,就比較不容易成為品牌的俘虜,才有機會擁有高度的金錢自由,

過一個沒有惡性負債、懂得財務規劃的健康人生。......

要記住,我們在買,孩子們在看,孩子們在學。


兒童該了解家庭經濟嗎?

「希望孩子們能夠在理性、合理的範圍內,用健康的方式,體會家庭的經濟力,

不要從小把手伸長得理所當然,

長大以後又怨嘆自己沒有啣著銀湯匙出生,卻不知道自身要努力!


時薪與生活

關於"時薪"的分享與討論,孩子越早知道賺取所得的不容易,

就越容易成熟去面對物質的誘惑和預算的分配概念。......

還有什麼是比身心都健康、薪水夠吃喝、銀行有儲蓄、又懂得感恩的人生,

來得更基本、更快樂的呢?

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知道,勤勉工作賺薪水所帶來的價值和富足吧!


吃大餐,要 Dress Up!

孩子們從小跟著父母吃香喝辣,度過暢快的飲食人生。

我沒有注意到,這種隨性的吃大餐過程,會讓孩子們誤以為,

人生都是這樣不需要經過計算的,花錢不必有壓力,

朱門是生活的常態,上這種高級餐廳吃飯乃理所當然,

大家的日子好像都是這樣! (因為她們也看到這些高級餐廳永遠都客滿。)

這樣長大的孩子,是不會去珍惜物資的,也不能體會父母所給予的物質環境值得感謝,

並且,會讓孩子們失去了"等待"和"匱乏"的經驗與快樂。這是父母的不察與失誤。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6.03

媽媽看了這本在家教育自學的書:

我家就是國際學校:波蘭媽媽X台灣爸爸的地球村教養經驗

 

媽媽以前出國念書,阿公阿嬤說如果有機會留在國外發展,不一定要回來,

媽媽原本也是這麼想的,不過後來媽媽為了和爸爸共組家庭,選擇回國工作

如果媽媽當初待在國外,寶寶自然會多國語言,也沒有考試升學的壓力。

不過即使待在國內,船到橋頭自然直,媽媽對寶寶、對自己還是有信心^^

媽媽還不知道會不會選擇在家教育,不過媽媽不想送寶寶去上補習班、安親班,

生命不應該浪費在準備考試,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順道一提,之前看過網路上的影音檔: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6.03

媽媽看了這本韓國爸爸(大學教授)寫的翻譯書:

疼痛,才叫青春:迎接美好未來的36個人生指南

(原文:Youth, Because It's Painful)

 

這本書主要是為大學生、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而寫的。


媽媽看完回想起從椰林楓城畢業十幾年了,

相較於後來多采多姿的留學生活,媽媽的大學生活真是乏善可陳......

因為媽媽念大學的時候,正值捷運還在施工中的交通黑暗期。

搭火車轉公車通勤趕早上八點的課很辛苦,還得校總區和醫學院兩邊跑,

不過媽媽沒有蹺課,幾乎每年都拿到書卷獎喔^^

(翻出書卷獎紅包袋以茲證明沒想到裡面還有古早的千元紙鈔沒花掉 xD)


爸爸曾經說過,媽媽是聰明不努力,爸爸是努力不聰明,

希望寶寶可以遺傳到媽媽的聰明和爸爸的努力,不然加起來除以二也不錯,

如果萬一遺傳到媽媽的努力和爸爸的聰明,怎麼辦?

其實也沒關係啦......媽媽不努力,爸爸不聰明,都念到博士了 :P

媽媽現在覺得,只要寶寶健健康康,其他這些都不是問題啦!


摘錄媽媽比較喜歡的幾篇:


    • 「我們人生中最燦爛耀眼的黃金時期是什麼時候?

      如果做一份問卷調查的話,可能最多人的回答會是二十歲世代吧!

      ......話雖如此,可不要被這種說法給迷惑了。

      每個人的"現在"都是人生最乏力的時刻

      而且,每個人都會不自覺得無限寬容自己的過去。......

      即使認同二十歲世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代,但是不代表就是無憂無慮。

      我知道,你現在處於人生中煩惱最多的時候。

      說真的,往後你要煩惱的事情還多著呢!」


    • 人生時鐘:你的人生現在是幾點?
      將人生畫分成一天二十四小時,會發現大多數現狀都來得及扭轉。」

    • 有些事,你可以寄望於偶然
      「沒有人能夠預測每一步的發展,讓人生藍圖適度留白,讓天賦獲得自由。」 

    • 停下腳步,回頭看看
      「人好像當身處異鄉時,才會從客觀的角度重新看見自己。

    • 井底沒有你想的那麼深
      「放棄不代表膽怯。當你對抓在手裡、脆弱如細繩的目標感到無能為力,
      那就果斷的放手吧。然後,勇敢的展開自我信念的翅膀翱翔。」 

    • 二萬九千二百二十片拼圖
      沒有人知道人生的拼圖最後是什麼圖案,因此才值得期待。
      "方向"比"速度"重要,"自我檢視"又比"方向"更重要。」 

    • 忙碌當作藉口
      生活要夠忙碌,我們才會積極、主動的做好時間管理。
      說自己太忙沒有時間的人,多半把時間花在毫無意義的習慣行為。
      打算等一下再動手的事,通常就永遠不會完成了。
      世上沒有真正的空閒時間,只有需要妥善運用的瑣碎時間。

還有,印象深刻的這句,小學生寫的 :P

「我喜歡媽媽,因為她愛我。我喜歡冰箱,因為有好多東西吃。

我喜歡小狗,因為會陪我玩。我不知道為什麼要有爸爸。」

(OS:......希望我們寶寶喜歡媽媽也喜歡爸爸^^)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6.03

媽媽看了這本日本媽媽寫的翻譯書:

建立愛與信任感的引導式對話法:媽媽不抓狂,寶寶好聽話

(原文:子育てがみるみる楽になる赤ちゃんとのおしゃべりBook)


這本書主要說的是,和寶寶溝通,

也許已經看過不少這類的書(例如:養男育女調不同),好像沒有特別獨到的見解,

不過還是有幾段比較有印象的:


「美好的親子關係,是一種彼此獨立,但遇到事情時可以相互商量、彼此扶持的關係。

理想的親子關係應該是,孩子會覺得"長大想成為像父母親這樣的人"......

等孩子到了適婚年齡,能夠露出笑臉說:"希望能建立一個像父母親一樣的家庭。"

要達到這個目標,有三個不可或缺的條件:

    • 親子之間有穩固的互信基礎 (共鳴)
    • "支持"比"幫助"更重要
    • 父母親要快樂過生活

有人說,人一輩子會有三次教養子女的體驗...

    • 第一次教養體驗:自己的小時候。
    • 第二次教養體驗:自己成為父母親,教養孩子。
    • 第三次教養體驗:自己成為祖父母,守護、幫忙教養孫兒。 

......回想自己小時候的經驗,那是個藏著許多提示的寶盒。」


我把缺點變成優點了! (一體兩面、正面思考 :P)

    • 愛說話、吵鬧→善於社交、開朗、有精神
    • 毛毛躁躁→精力充沛、有行動力
    • 個性輕浮→擅長炒熱氣氛、團體中的開心果
    • 不聽話、頑固→很有主見
    • 老是做危險的事→具有不畏危險的行動力
    • 愛生氣→有自己的想法、熱情
    • 邋遢、隨便、散漫→不拘小節、大而化之
    • 貪吃→有生命力
    • 情緒化→對自己誠實
    • 喜新厭舊、缺乏注意力→好奇心旺盛、留意新事物
    • 沒耐性→任何事都能快速解決

    • 個性陰沉→文靜
    • 鑽牛角尖、愛發呆→沉穩
    • 消極低調
    • 容易擔心→慎重
    • 沒有主見老實
    • 容易沮喪發愁→有反省能力
    • 神經質→行事謹慎
    • 怕生→害羞
    • 眼睛裡只看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很宅→專注力
    • 不知道腦子裡在想什麼、愛做白日夢→自成一格、富想像力
    • 愛撒嬌→愛爸爸媽媽」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6.02

媽媽看了這本韓國女生寫的翻譯書:

寫給任何時刻決定出發的你

 

媽媽以前也是單身女背包客,在歐洲大多是自己一個人旅行

認識爸爸前兩年,總是各自出去玩,交往後只一起玩半年,爸爸就回國工作了。

後來三年,媽媽還是一個人旅行,爸爸寒假才會飛來陪媽媽一起玩。


當媽媽看到書中這句:

我想對我已逝去的青春說:"真是謝謝你給予我那段美好的年輕時光"

回想起自己那些年在歐洲的點點滴滴,真的是不虛此行,不枉此生^^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6.02

媽媽看了這本也是德國人寫的翻譯書:

這樣教,小皇帝變成好孩子!掌握三大心理關鍵,沒有孩子不受教

(原文:Tyrannen müssen nicht sein: Warum Erziehung allein nicht reicht - Auswege.: Warum Erziehung nicht reicht - Auswege)


媽媽覺得,有篇推薦序寫的很有意思:

聰明的父母是學在前面,陪孩子一起成長,

但大部分的父母卻是追著孩子的問題學習和成長。

媽媽希望自己和爸爸是聰明的父母^^


摘錄本書媽媽最喜歡的: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孩子成熟、自立,

而教育奏效的前提是,孩子擁有人際關係相處能力。


孩子的錯誤行為多半不是教育方針失敗,而是關係障礙的體現。

孩子不是用規範來教育的,絕大部分取決於孩子與父母的關係


孩子需要引導和帶領,幫助他們成為自信和自立的人。

孩子需要健全發展的機會,而成人應該反觀自己的行為,是否給了孩子這樣的機會。


制定規範、劃清界限、確立教養的方向與態度,是回歸正常親子關係的三大要素

心理成熟度是教養目標能否實現的前提,

父母的使命是全程陪伴孩子發展成熟的心理

唯有把孩子當孩子,父母才能完成教養使命。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6.02

媽媽看了這本德國人寫的翻譯書:

培養小孩正確的價值觀

(原文:Gutes Kind, böses Kind. Warum brauchen Kinder Werte?)

 

媽媽覺得,父母本身的身教很重要,畢竟子女的價值觀主要來自於父母的身教。

書中提及了22項價值觀,以及價值衝突與取捨 (以德文字首排序,無關重要性)


1. 尊重 (尊重與友誼之間的取捨)
2. 謙虛與儉樸 (謙虛與公正之間的取捨)
3. 感恩 (誠實與感謝之間的取捨)
4. 誠實 (誠實與友誼之間的取捨)
5. 友誼 (友誼與責任之間的取捨)
6. 和睦 (和睦與負責之間的取捨)
7. 順從與不服從 (服從與獨立自主之間的取捨)
8. 樂天知命 (樂天知命與負責之間的取捨)
9. 公平 (公平與同情心之間的取捨)
10. 助人 (助人與負責之間的取捨)
11. 禮貌 (禮貌與誠實之間的取捨)
12. 愛人 (愛與公平之間的取捨)
13. 同理心 (同理心與自信之間的取捨)
14. 秩序 (秩序與為他人著想之間的取捨)
15. 為他人著想 (為他人著想與助人之間的取捨)
16. 獨立自主 (獨立與為他人著想之間的取捨)
17. 自信 (自信與謙虛之間的取捨)
18. 包容 (寬容與公平之間的取捨)
19. 環保意識 (環保意識與包容之間的取捨)
20. 負責 (負責與自信之間的取捨)
21. 信任 (信任與公平之間的取捨)
22. 道德勇氣 (道德勇氣與服從之間的取捨)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6.02

媽媽看了這本翻譯書:

媽媽是孩子最好的榜樣:12個成為真正好媽咪的秘訣

(原文:12 Simple Secrets Real Moms Know: Getting Back to Basics and Raising Happy Kids)


媽媽也覺得,關鍵在於用自己的生活、個人樹立的典範及真正的自我影響孩子

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而非為孩子所做的一切。

不必盲目消耗許多精力和財力,在開發潛能和提升競爭力之類的教育投資,

而是回歸到最基本、真實的母職,孩子擁有自信、挫折忍受力和高尚的品德,

把焦點放在給孩子所需要的快樂、讓他自己邁向成功,這類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真正好媽咪的秘訣一:好媽媽讓孩子知道,他是無價

真正好媽咪的秘訣二:堅決而公正的媽媽給孩子生活中可以依循的道德規範

真正好媽咪的秘訣三:好媽媽用心聆聽孩子說話

真正好媽咪的秘訣四:想要扮演好母親角色的媽媽會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

真正好媽咪的秘訣五:教孩子可以激勵品格的價值觀

真正好媽咪的秘訣六:支持孩子的長處,建立他們的信心

真正好媽咪的秘訣七:鼓勵孩子獨立並培養自主的能力

真正好媽咪的秘訣八:為孩子的努力而喝采的媽媽,培養出堅持不懈的小孩

真正好媽咪的秘訣九:接受孩子的短處,培養他們的挫折忍受力

真正好媽咪的秘訣十:花時間在孩子身上,幫助他們建立穩固的關係

真正好媽咪的秘訣十一:用開懷的態度教導孩子保持歡喜心

真正好媽咪的秘訣十二:懂得照顧自己的媽媽,能夠維繫家庭的快樂氣氛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6.01

媽媽前幾天在誠品看到這本書:

這樣教出史上最會玩的榜首:平凡家庭的不平凡教養秘訣


會注意到這本書,不是因為榜首,

而是作者是單親媽媽(一般學歷)和獨生子,這樣的組合在市面上教養書比較少見。


大概翻了一下,還蠻認同即使家長學歷普通,裡經濟條件不是很寬裕,

只要肯用心,教他、陪他、確認他、觀察他、信任他,然後放手,

不一定要花大錢,也能教出一個很棒的孩子^^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6.01

媽媽前幾天在誠品看到這本書:

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


翻了一下,提早退休的前提大概是,

有自己的房子,有積蓄、零負債,照顧好健康,

退休後的生活物欲不高,移動到消費低的地方生活...


這樣說起來,媽媽似乎已經半退休,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了 :P

感謝有寶寶的加入,更加豐富媽媽的生活^^

和寶寶一起成長,媽媽相信自己能走出不一樣的路!

而爸爸想得好遠喔,希望媽媽把寶寶教好,以後寶寶自己拿獎學金出國念書,

這樣爸爸和媽媽退休以後,才有足夠的老本和旅費,常常回歐洲重溫舊夢 xD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5.31

媽媽看了這本翻譯書:

The Baby Book:親密育兒百科(上)

(原文:The Baby Book: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Your Baby from Birth to Age Two
)

因為看作者夫婦倆(小兒科醫生&護士)育有八名子女,好奇借來看看 :P


上集主要說的是,準備迎接寶寶、照顧寶寶的入門,以及嬰兒的餵食和營養。

下集還在移送取書館的路上...

相較於之前看的百歲超級嬰兒通親密育兒大概特別適合磨娘精型的高需求寶寶吧!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5.31

《教出好兒子》還在移送取書館的路上,

於是媽媽先看了這本中國人寫的實踐版:

教出好兒子:改變男孩一生的教養關鍵(實踐版)


這本書,也許因為是實踐版,

媽媽看完333頁,覺得沒有特別喜歡或印象很深的部分 (冏)

教出好兒子》到館再看看吧!


媽媽以前是常幫親阿姨網路下單買親子教養書的金主兼苦主,

不過那些熱門教養書的作者大多育有兩個女兒或一對姐弟,

可是我們第一個寶寶是小男生,如果再生一個就是兄弟或兄妹的組合。

教養小男生,媽媽可能無法單靠自己的成長經驗,

於是爸爸就很重要啦! 爸爸再忙也不能缺席喔^^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5.31

媽媽看了這本蔡穎卿寫的書:

我的工作是母親-Bubu的安家之歌

 

摘錄本書媽媽最喜歡的:

    • 定。靜:
      「母親的工作多而雜,只有在"靜"中,才能深刻地體會自己對家庭生活的重要。
      當了母親這二十一年來,我的工作一直都很忙,
      但是不要"因忙而亂"是我努力的目標。
      日常生活如果急促紊亂,孩子很難感受到安靜的滋味,
      我希望自己能為孩子示範一種定靜安詳的生活態度。
      我相信在這種環境裡長大的孩子,會有穩定自己的力量。」

    • 母親需要的安靜:
      「我常常問自己,我想要什麼?答案似乎從來沒有變過:好的生活。
      然後我又問自己,什麼是好的生活?----食、衣樂的品質都不錯。
      我定睛在這六個字眼上,仔細想著這些生活項目要如何答道我心目中的"品質"?
      想了一想就發現,"盡力"提升每一種生活都有貢獻。
      與其想著如何變成有錢人來過高級生活,
      我更務實地去想,要如何把同樣預算的生活過出兩三倍的質感。」

    • 穩定:
      「我相信任何一個階段的孩子都期待家庭有好的氣氛、
      父母有穩定的情緒,那是家庭快樂的指標。......
      於是我努力鍛鍊自己的理家能力,希望能在喜悅與游刃有餘的生活腳步中,
      自然而然地散發穩定的情緒。」 

    • 做:
      「只有行動才有力量,
      母親的工作是以愛來點亮生活的每一個時刻,為家人創造愉快。」 

    • 在生活中修行:
      「有不少人認為,我之所以那麼喜歡生活是因為我有很好的物質環境。
      我非常感謝也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但不能完全同意這個觀點。
      我是一個從鄉下走到城市的孩子,
      我的年齡也讓我有機會體會到大環境影響之下的簡約與豐富。
      但我曾見過的幸福,從來都不是由物質最豐富的人所擁有,
      而是那些最信任自己、認真生活的人。」

    • 如果我的母親不是那樣的母親:
      「我喜歡母親對我說過的一句話:
      "將來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要為你的孩子做我們沒有為你們做到的事。"
      如果我們了解、也贊同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就能鼓勵自己盡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原生家庭,
      而不是花時間去尋找自己不能當一個好父母的原因。
      對上一代感謝諒解,對下一代盡心盡力,我想這就是愛能代代相傳的唯一理由。
      我相信,如果我的母親不是那樣的母親,
      在養育兩個女兒之後,我一定很難有這麼堅強的力量來督促自己。
      所以,我要為我的孩子做個好母親。」

    • 每天給自己的禮物:
      「每天睡前......這個前後不到五分鐘的工作,是我每天送給自己的禮物。
      睡前有一個乾淨的浴室,明早醒來,陽光從窗口斜映出台面的一片光潔,
      總讓我可以開心地迎接新的一天。」

      「有一次朋友問,我們家的家事怎麼分工。
      我說,不要硬性分工,如果養成體貼的心,不用分配誰來做也會搶著要幫忙。
      這個"搶著做"的理論讓大家都笑了,
      "不可以搶、絕對不可以搶,要不然以後那塊抹布永遠都會是你的了!"
      一個反應特別快的朋友快速地接口告誡大家。
      我不得不承認,也許她說得沒錯,是不該搶的!
      我有一台用了十年的咖啡機就是因為我的"搶"而不得不報廢。」 

    • 我就是超級瑪利亞:
      「你們家那麼大,應該有一兩個很能幹的瑪利亞吧?
      我據實以報,連一個都沒有。其實,我就是那個超級瑪利亞。」

    • 窗台上的小花:
      「我覺得自己很富足,小書房裡什麼都有,連窗外的綠意都有人免費借給我。
      ......窗台的小花果然每日映著燦爛金光陪著我......
      而我更是充分享受著花兒的生氣和迎風搖曳的姿態。
      我想起快樂生活得成本常常不像人們傳述的那麼高,
      美好的環境也不一定像我們期望的那麼不可及。
      會不會我們總是輕易就拋棄了一兩個快樂的可能、
      隨手就毀損依些小小的美麗,因此只好等待那個不可知的"前景",
      希望再那個"未來"中,才有很多的美好和快樂?
      窗台上的小花所帶來的愉快,不是為它花費那幾百塊錢所能相提並論的,
      因為不能相提並論,所以更讓我相信,
      過"好生活"的條件或許就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當我們不放棄任何讓自己感到賞心悅目的機會時,
      生活就會為我們開滿希望的小花。」

    • 學習
      「當了父母後,更不能停止對自己的培養。
      不能把生活過得有趣的父母,怎麼能引領孩子去領略生命的美好與愉快呢?
      我把母親成長的路看得很長、很遠,我期待自己在當母親的路上,不斷成長。」
    •  
    • 我的親子廚房:
      「很多人以為,我家的"親子廚房"之所以能夠推動,
      是因為兩個孩子處於沒有壓力的教育體系,因此有閒情逸致與時間。
      這是一個誤會。
      雖然孩子們沒有高中聯考的壓力,
      但是她們要一肩扛起的學習重擔卻不比台灣的學生少。
      ......我覺得真正的不同是時間管理。
      我們不讓孩子到處趕補習,所以有比較完整的時段供課後運用。
      我不想她們的生活學習被知識學習完全取代,
      我的責任是以一個母親的角度來辨明這個取捨的價值,
      並找出適當的時間,持續地給予家事的教育訓練。
      我相信受教育最大的期待便是"改善生活"----改善屬於精神和物質的生活。
      雖然優勢的叫育可以幫助孩子將來獲得比較好的工作來改善物質條件,
      但是,生活品質絕不是金錢所能完全決定的。
      美感、勤奮是金錢買不到的特質,這些特質幫助我們獲得更好的生活。
      而這一部分的教育,卻在非常競爭與短視近利的社會中被抹煞了。
      我相信家庭教育可以補足這種缺憾。」

    • 螞蟻雄兵----記一次難忘的搬家經驗:
      「認識一個城市需要多少時間?我常常想著這個有趣的問題。有句老話說得好:
      "並非所有睜開的眼睛都在看,也非所有閉上的眼睛都在睡。"
      我時時拿它來提醒自己,應該不帶任何成見、切勿道聽塗說,
      要學習在每個有緣居住的城市用心生活。」 

    • 向前:
      「時間走得很快,我們不能每件事都透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才想方設法、開始成長,
      所以,我常常從別人的身上得到"見賢思齊"與"內自省"的兩種力量。
      我把我認為一個母親應該逐日積累的特質一一記下、慢慢自修。
      期待有一天,當自己交出功課的時候,因為曾經盡心盡力而毫無遺憾。」 

    • 永遠歡喜的柳子奶奶:
      「丈夫過世的時候,她在給他的信中說:
      "我打從心裡感謝,能跟這麼棒得你相遇、過這麼棒的人生,如此地被愛、被信賴。"
      謝謝你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給我。
      你從我身邊安詳地走,我要說再見!我要謝謝你,直到我們再相逢。」

    • 跟Abby看齊:
      「我覺得她的讀書方法不對,應該接受幫助。但是她不願意主動發出求救的訊號。
      學校有家教系統可以幫忙課業趕不上的人,尋求幫助是她應該要為自己負的責任。......
      我看到她最大的問題是把所有的時間用來沮喪,再讓沮喪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
      她期待別人花時間來了解她承受的壓力,
      而那些時間其實是應該用來下功夫解決學習困難的。」

    • 愛。責任:
      「我真的很喜歡當母親,喜歡每一天都有"給予愛"和"被愛"的感覺。
      這些生活感想都是細碎的,紀錄的也不過是整個家庭在無數日子中某些情感的停格。
      不過,我相信這就是一個母親最真實的生活結構。」 

    • 家的味道:
      「孩子用來確認一個家的感覺,並不是那個永不變動的穩定空間,
      而是父母帶著她們在每一個地方所營造出來的生活。
      如果日子裡充滿了爸爸媽媽的用心與味道,那裡就是真正的家。」 

    • 珍惜:
      「如果不時時提醒自己珍惜,我一定無法對生活產生感謝的心。
      我們不一定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
      我們也可以從過去不曾擁有,如今緊握在手中的幸福去思考這個可貴的意義。」 

    • 節約:
      「我想起自己二十年來當母親的生活,總括一句真的就是"節約"----
      節約一份自己想去做某些事情的時間來陪孩子,
      節約給自己買東西的預算用來支出全家都可以享用的花費,
      節約想要發一次脾氣的任性來維持家庭的和諧氣氛。
      不停的節約慢慢在生活中轉化成每個母親特有的寬容性情,
      也培養出認識責任美的眼光。」 

    • 築家:
      「無論情感與空間,不要輕言放棄一個家。
      在改裝這個家的過程裡,我學到的不只是重建的工程實作,
      更體會到好的工作態度對生活的意義。」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5.30

媽媽看了這本翻譯書:

培養小孩的責任感

(原文:Parenting With Love and Logic : Teaching Children Responsibility)


這本書前半部談的是愛與邏輯的教養:


「用思考性語言設定界限、提供選擇,

犯錯是學習的良機,以承擔得起的代價來學習,用同理心看待孩子犯錯的後果。


責任感教不來,它必須透過理解。

為了幫助孩子擁有責任感,父母必須給孩子負責任的機會,


幫助孩子擁有成功所需要的關鍵技能,透過模仿來學習,

父母良好的典範有助於孩子發展良好的態度及對自己的看法。


幫助孩子了解他們可以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為孩子解決問題。

幫助孩子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自己做決定,無論決定對錯,都能堅強承擔後果。


而後半部談的是問題解決導向的愛與邏輯教養範例:

也許是文化差異,有些觀點媽媽不是很認同 :P


摘錄印象比較深的幾篇:


德國牧羊犬基本規則(Basic German Shepherd Training)

關鍵在於,父母只掌控我們能控制的事情,

無法控制孩子做某些事情,但應該控制孩子做某些事情的場合。


而使用牧羊犬基本規則失敗的父母,

對於行為問題已隔離和轉換場合來解決,而非試圖阻止行為的發生。

例如:用餐與餐桌禮儀或公共場合的紀律,如果不能改變行為,那就改變地點。


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學習我們和父母相處的模式,

我們如何對待我們的父母,將來孩子就會如何對待我們。

與祖父母教養方式的衝突,把心力放在解決問題,而非挫折與憤怒上。


如果想要孩子發展激勵自己、讓自己產生興趣及娛樂自己的能力,

那就讓他們自己摸索,擺脫自己的無聊,而不是為他們提供娛樂服務。


傳遞價值觀給孩子,讓孩子親眼看到,或是讓孩子從親子互動中去體會。

父母可以使用"竊聽價值觀"的方式加速以身作則的效果,

也就是說,父母在孩子的聽力範圍內談論他們的價值觀。

還有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父母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就會如何對待別人。

 

孩子的價值觀來自於他們的所見所聞,以及無意中聽到的內容, 

他們不會接受父母強灌進他們腦袋裡的長篇大論。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2.05.30

媽媽看了這本

白袍藥師的黑心履歷:看病吃藥前不看會後悔的52堂課


這本書主要說的是,醫院、診所、藥局的不良黑心面

消費者如何聰明自救、打破黑心推銷術、打破用藥迷思、破解廣告術語。


媽媽看這本書感覺有點像在看黑色幽默笑話集,

因為媽媽受過寶山醫學院到寶山醫院的養成教育,對醫藥知識不陌生。

不過,過去在寶山學到最多的,大概是對生命的體悟,和思考生命的意義吧!


媽媽想起,當年考大學填志願,阿公阿嬤反對媽媽念醫科牙醫,

其實阿公阿嬤很少不支持媽媽的決定,家裡有人念不好嗎? 

阿公阿嬤反對的理由,好像是心疼女兒,覺得念醫太辛苦......


不過也還好媽媽聽了長輩的勸告,乖乖待在寶山醫學院,沒有鬧家庭革命,

不然媽媽畢業以後可能不會出國念書,而是待在醫院診所幫病人看病......

這樣就不會有機會體驗多采多姿的留學生活,也不會認識爸爸了 :P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5.30

媽媽看了這本日本人寫的翻譯書:

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

(原文:人生は1冊のノートにまとめなさい)


的確透過「書寫」、剪貼」、「重讀」,可以持續肯定認真行動的自己^^

不過,媽媽比較習慣用「數位記錄,很難回歸到類比 :P

剪貼收集,也習慣用手機、相機記錄,

畢竟媽媽喜歡「簡單的生活不想增加家裡的筆記本、剪貼簿、收集冊... :P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5.30

媽媽看了這本日本爸爸寫的翻譯書:

優秀孩子的心靈教育:破除0~3歲的教養迷思

(原文:心も身体もほんとうにかしこい子に育てる―汐見流育児法)


也是因為之前看了這個作者寫的啟發0~3歲孩子的好奇心,好奇看一下其他作品。

不過,這本書和啟發0~3歲孩子的好奇心很類似,主要說的是:

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把握0~3歲的教育黃金時期,陶冶身心健全的孩子。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5.30

媽媽看了這本日本爸爸寫的翻譯書:

跟孩子當朋友的第一堂課:聊天

(原文:親子のハッピー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子どもを伸ばす会話力)

 

因為之前看了這個作者寫的啟發0~3歲孩子的好奇心好奇看一下其他作品。

日文書名明明是親子的 Happy Communication,中文書名取的...

 

這本書主要說的是:

親子溝通,是孩子成長的動力,

與孩子溝通就是要找到彼此的交集,

發生問題是讓孩子成長的機會。

快樂親子溝通的四步驟

  • 聽孩子說 (Listen)
  • 與孩子產生共鳴 (Sympathize)
  • 一起思考、讓孩子思考 (Think)
  • 適時鼓勵孩子 (Empower)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5.29

媽媽看了這本楊照寫的書:

我想遇見妳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


這本書主要說的是,

爸爸對女兒成長過程中累積的關懷與情感,

涵蓋了文字、閱讀、音樂、壯遊、古典、自然、......等主題。


其中「那一天,我不會哭的」這篇,

媽媽想起和爸爸結婚那天,老師阿公和老師阿嬤好像都很開心沒有哭 xD

因為媽媽沒有安排迎娶拜別父母、擁抱感謝父母的催淚橋段,

成長、交往、婚紗MV也做的很溫馨歡樂,大家都開開心心辦喜事^^

媽媽唯一的小小遺憾,只是忘了把那天婚宴菜色拍起來做紀念 :P

 

摘錄本書媽媽最喜歡的:

 

          • 那一天,我不會哭的
            「攝影師回頭嘲笑我:"女兒要出嫁時,妳也一定會哭喔!"我堅決地搖搖頭,說"一定不會。"攝影師不相信,說:"說大話比較容易啦!"妳媽媽也在一旁敲邊鼓取笑我:"現在逞強,到時候一定哭得唏哩嘩啦。" 我只能很無奈地繼續搖搖頭,不能說什麼,因為顯然再說什麼他們也不會相信。但我心底真的很明白,到了那一天,我不會流淚的。絕對不是為了逞強,......,而是因為我對於做爸爸角色的認知與堅持。我相信我不可逃避的責任,是支持妳、幫助妳去追求妳選擇的幸福。......婚姻,是多麼重要的選擇,要長期活在那份婚姻關係裡的,不是我,不是妳媽媽,而是妳自己。所以最重要的,是妳確信自己的選擇,是妳對於幸福要有信心。沒有人為了追求痛苦去結婚的吧?站在做父親的立場,我該做、能做的,就是讓妳知道,只有在一種情況下,妳會選擇和另外一個人長期共同生活---因為那樣可以給妳帶來更大的快樂,妳之前和我們生活、自己一個人生活鎖不曾體驗過的快樂,不然妳大可以不必做這樣的選擇。如果我盡到了我的責任,如果我做好了我該做的事,那麼妳將是帶著高度的期待,喜孜孜地準備結婚,妳的快樂一定會感染我,妳的快樂將會抵銷我的捨不得。不,我不會哭,我會和妳一起高興,在妳的高興中得到我最大的滿足與安慰。我知道,那是很多年之後的事,現在想實在太早了。但我願意早早就這樣對妳承諾,讓妳知道我真正相信的,而且我確定自己真的可以做得到啊!」

 

          • 在特別的名字背後 
            「父母盡量給你們"不俗"的名字,卻無法保證你們將來真正就能成為"不俗"的人。在這件事上,有太多光靠名字決定不來的重要因素,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在成長過程中,你們能否建立起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主張主見,勇於下自己的判斷,並且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追求。」


          • 為生命做好準備
            「人的生命有什麼沒什麼,往往不是取決於我們去了哪裡、看了什麼,而在於去到看到時,我們的內在感官與記憶有多少準備。生命的豐富與否,與外在環境的關係,還不如跟自己內在準備來得密切。......我希望妳早早準備好,開放自己,讓世界的豐富,透過感官與想像,都變成妳生命中的豐富。」


          • 聽妳說生命中重要的事
            「謝謝妳總是選擇重要的事告訴我們,即使那是妳嘗到的失敗、挫折,或是妳所受到的委屈。更希望,做為妳的父母,我們會一直都是聽到妳說生命中重要事情的人。」


          • 愛我所熟悉的
            「妳的環境裡,有比我成長過程多得多的選擇。......不過,我希望在追求自由、自主的過程中,妳不要失去對於周遭既有事物的接受能力。別一直遠眺別處的風光,忘了讓自己在熟悉的環境中獲得安定、平靜、休息。」


          • 珍惜自己讀不懂的書
            「一直到今天,我還是不知道答案。不過我知道,我確信,少年時代最大的珍寶之一,就是極度善感的心,隨時吸收,隨時感應,就算對於看來陌生疏遠的東西,也不要輕易拒絕。生命擁有比我們想像更大的空間,可以容納更多不同的東西。」


          • 當老師的心情
            「我其實沒有那麼喜歡當老師,教人家什麼。但我喜歡把美好的事物,透過我傳遞給別人的快樂。......我熱愛這樣的工作,因為我必須先找到美好事物,被美好事物感動了,我才有可能去面對學員,邀請他們一起來享受。去追逐探尋美好,總比追逐探尋醜惡讓人愉悅吧!這是我當老師的心情,也是我期待妳能體會的又一種生命的樂趣。」


          • 找到音樂與書籍裡的「柔軟的心」
            「擁有那樣聆聽音樂與書籍的"內在耳朵",是我這一生最大的幸福,也是我最渴望能夠交付贈送給妳的僅有資產。爸爸能給妳的其他資產都很有限,唯獨這一項,如果你能接收體會,妳就可以跟古往今來那麼多比我更聰明更豐富百倍千倍的人對話、學習,那會是無限的資產。」


          • 為了不炫耀的緣故
            「那個年代,我們對於炫耀抱持著強烈的敵意。我們被教導,進而我們相信,一個擁有真實能力的人,會有內在的光芒,吸引人去發現,絕對不能也不會敲鑼打鼓地外在炫耀。炫耀只會掩蓋了真正的光芒,炫耀只會吸引一時、膚淺的肯定,炫耀只會讓人失去了繼續追求真實本事的毅力。躲在筆名後面,甚至用各式各樣不同的筆名,使我可以不用擔心自己是否炫耀、是否浮誇地追求不相稱的稱讚。這是取筆名最深刻,但也許是最不容易讓妳理解的原因。......或許,妳慢慢會理解我當年藏在筆名後面躲避稱讚,那種幼稚卻真誠的信念。」


          • 止不住笑聲的人生歷險
            「我覺得人生只有一次童年,可以享受那麼純粹的快樂,寧可稍稍冒一點險,付一點小代價,不願剝奪妳享受快樂的機會。都是為妳好,卻有不同的選擇。人生就是這樣,太多選擇太多考量橫在我們面前,沒有單一的標準答案,我們只能依照自己選擇的,試著這邊走走那邊走走。每一個做父母的人,都為了子女著想安排,但誰也沒有把握自己的著想安排就是對的,是唯一最好的可能途徑。畢竟,人生的歷險,還是得每個人自己去走,父母都替不得的。真希望妳的人生歷險,會一直都有快樂天真、止不住的笑聲。」


          • 要做個怎樣的人?
            「可是老師不要我們想"做個怎樣的人",只要我們想"擁有什麼樣的身分"。科學家、醫生、老師都是身分、職業。老師鼓勵我們選擇職業,卻不鼓勵我們認真思考人格與行為。......」


          • 不怕老去的最佳靈藥
            「我一直對將來的妳充滿好奇。人會怕老,會懷念青春,一部分原因就是年紀愈大,生命愈固定,許多可能性一一封閉了。......青春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對自己的未來,還有許多想像與更多好奇。我不想預知妳的未來,因為好奇妳的未來,讓我不怕老,沒有中年生命停滯的危機。......反而充滿興奮期待,想看看長大後的妳,將會有怎樣的生命風景。


          • 我們的共同興趣
            「我羨慕那樣的父子,因為他們有共同的興趣,也就有一生可以溝通的共同話題。那樣的兩代交流如此自然、如此親近。......我那時候就想:將來無論如何,我要跟我的小孩有一樣的興趣,可以那樣對他說著我的經驗、我的知識。」


          • 站在窗邊眺望的身影
            「我不想被關在有限的空間中,只能知道生活周遭和學校課本給予的知識、經驗。我隱約感覺到,外面應該有一個更大的世界,但我需要窗口,才能突破無形的圍牆,與更大更豐富的世界互動。所以,我最不願把妳關在有限的空間中。所以,我們家除了窗子多、玻璃多,還有書多。......我把我愛的書,我讀的書,繞著布置在妳身邊。有一天,妳打開其中任何一本,就看到一個之前沒有碰觸過的人間景色,對人有了不同的認識。我不想也不能去指引、去安排妳對什麼景色、什麼事物會有興趣,但我可以盡量讓妳有最多的選擇。更重要的,我希望讓妳具備開放探求的態度,別急著把自己的生命固定封鎖起來。畢竟,我們都猜不盡生命的潛能與變化,不是嗎?」 


          • 小孩也是大人的窗口
            「我曉得,不必多久,妳也會開始帶回來我所沒有接觸過的經驗與知識。妳會有妳自己的生活,以及那個生活看到的世界,妳會將那個世界的新鮮體會帶回來。那時候,換做妳變成了我的窗口,讓我看到本來我看不到、或是沒機會看到的風景。我無法想像妳帶回來的會是什麼,然而我真心期待著,透過妳幫我看到的未知經驗與知識。」


          • 幫妳留著妳來不及記憶的時光
            「很多小baby的時光,妳大概都忘了,現在專心注意著自己"又不是小baby"的成長。沒關係,我會幫妳記著,這正是人類跨世代一起生活成長的最大好處。妳生命的一部分,自己來不及記憶的部分,可以保留在我這裡,不會消失,不會遺落。」


          • 搭五點零六分去等五點的
            「人生有許多可能性,也就有更多不同的時間衡量尺度。我最不願看到的,就是簡單粗糙地以為選擇最早出發、跑得最快就是對的。沒有準備好就急著跑,會耗掉許多冤枉的時間。更糟的是,草率設定一個目標拼命朝那裡跑去,我們就會忘記要看看其他可能的目的地、其他可能的路線,我們更就無從安心體認路途過程的經驗。換句話說,我們先取消了太多也許可以去、應該去的人生車站,把自己弄得狹窄貧乏,那樣跑得再快能幹嘛?」


          • 學會無懼地張望世界
            「但願妳能學會如何一方面保護自己,一方面坦然寬心地對待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事物,不斷容納進原本陌生的東西,轉化成熟悉,轉化成自己生命中豐富的內容。或許有那麼一天,我們可以擁有夠強悍的文明信心與準備,去到世界任何角落,都能沒有恐懼、沒有猶豫,始終興味盎然地觀察、體驗、吸收。」


          • 罰站都還比去紫禁城好?
            「去到一個名勝古蹟,不管別人覺得再怎麼偉大、了不起,如果那裡沒有故事,沒有可以感應、想像的內容,那麼所有旅途上耗費的精神心力,就真的很像是懲罰了。我希望在長大的過程中,妳能夠不斷開拓、增加自己能有所感應的故事,那樣妳才有辦法到不同地方享受旅行的樂趣,旅行不只是去到了就算了,還應該要有在那裡找到能給予我們生命感動的理由,不然旅行就不會是一種享受了。京都有京都的故事,巴黎有巴黎的故事,紐約有紐約的故事,當然北京有北京的故事。我希望將來妳的生命可以豐富到去鎖有這些地方,都有相應的故事讓妳感動、讓妳驚嘆,去到任何地方都不會再像罰站一樣痛苦了。」


          • 體貼與個性間的平衡
            「有個性的活著,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在從眾壓力之前,依然堅持自己的特色,非得勇敢不可,不過光靠勇敢還不夠,暴虎馮河地不顧一切就是不跟別人一樣,一不小心就成了獨斷、霸道的人,失去了以同理心體貼對待別人的善良。體貼和個性如何在身上並存,都是妳的生命之光,那就需要高度智慧的理解與選擇了。」


        • 印證《天地一沙鷗》
          「我之所以如此觀察,是因為我小時候讀過《天地一沙鷗》,......雖然經過了那麼多年,《天地一沙鷗》的閱讀經驗,還能在我完全沒有想到的情況下,幫助我產生對海鷗不同的認識,讓我得以更細膩觀察這個世界。這真是件美好的事。......更重要的,我希望妳也能在年少時養成廣泛閱讀的習慣,累積未來和這個世界發生更多細膩關係的能力。」

rhein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